Saturday 27 January 2007

A Faustian bargain: the effect of GSP on developing country trade polic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rgues that preference schemes such as the GSP would offer the recipient little benefit. The biggest winner seems to be the donor countries instead.


"How do nonreciprocal preferences such as GSP affect the trade policies of beneficiary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the first extensive evidence on this question. Using a
dataset of annual observations of 154 developing countries since the United States started
its GSP program in 1976, we demonstrate that countries dropped from GSP subsequently
adopt lower trade barriers than those remaining eligible. These findings control for
income, market size, geography, growth, and other factors; they are robust to five different
measures of trade barriers;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y hold when correcting for possible
endogeneity of GSP eligibility.

We offer one candidate explanation for why nonreciprocal preferences might have
these perverse effects. Governments set trade barriers while balancing political support
from import-competing and export sectors. By de-linking foreign market access from the
recipient's own trade policy, however, nonreciprocal preferences bremove the major
incentive that export industries have. . .for opposing protectionist trade policies at homeQ
(Hudec, 1987). Hence, GSP shifts the political balance in the beneficiary country to the
import-competing sector. Domestic politics within the donor state compound this effect.
In particular, the ease of altering unilateral (as opposed to GATT-bound reciprocal)
commitments skews protectionist pressures within the donor state towards the GSP
instrument. Because its preferences will be removed if its export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recipient thus has a perverse incentive to implement even more protectionist
policies to limit its exports. Conversely, if GSP is indeed withdrawn, the resulting
conditionality of foreign market access reinvigorates the interest of the export sector in the
recipient government's trade policy decision, reducing the optimal level of protection. We
accordingly hypothesize that withdrawal from GSP will induce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lower its own trade barriers."

Caglar Oezden and Eric Reinhardt, 'The Perversity of Preferences: GSP and Developing Country Trade Policies, 1976–2000', 78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Sunday 21 January 2007

China's trade commitments to Africa

How to implement these commitments? What these commitments mean to China. Chinese Minister of Commerce explains to you here.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对非八项承诺如何兑现

2006-11-13 14:15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会客厅》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新闻


  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节目《专访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对非承诺如何兑现》,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看“决策者说”。在刚刚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主席用九个字来概括中非关系,那就是“好朋友、 好伙伴和好兄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非合作,我国出台了八项措施,那么这八项措施如何落实成为中外各界格外关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商务部部长薄熙 来,来为大家解读这方面的情况。

  主持人:欢迎您,薄部长。

  薄熙来:谢谢。

  主持人:这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短片:

  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辞中说,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对非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一,扩大援助规模;

  第二,提供优惠贷款;

  第三,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

  第四,援助建设非盟会议中心;

  第五,免除债务;

  第六,进一步开放市场;

  第七,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

  第八,培训培养人才。

  那么,我们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兑现这些对非经贸合作的承诺呢?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这八项措施有六项直接和经贸合作有关系,也就是说直接跟商务部有关系,而且这八项措施与众不同,它有具体的时间、有金额、 有项目,可以说承诺得非常具体。当然,我们在介绍过程当中,我们把这些数字都隐去了,我们平时也注意到薄部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喜欢用数字来说明问 题,我们今天也想请心中有数的部长,用数字来给我们解读八项措施。这样薄部长,我们首先说一个数字,没有出在题板上的数字,50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薄熙来:500亿,当然讲到今年到年底中非之间的贸易额有望突破500亿美元这样一个大关。

  主持人:部长胸有成竹。

  薄熙来:实际上中非贸易这些年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这次中非合作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如果了解中非贸易 关系的朋友,他都能够注意到,2000年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100亿美元,那么这些年突飞猛进,到了去年,实际上已经接近了400亿美元,也就是5年的 时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那么,今年可望突破500亿美元的大关。还有一个概念,就是中非之间的贸易额从1亿美元涨到10亿美元用了20年,10亿 美元涨到了100亿美元,又用了20年,那么由100亿涨到1000亿,再加一个零。

  主持人:要用多长时间。

  薄熙来:这个过程,实际上只用10年就可以达到。温总理在工商峰会上已经宣布,到2010年的时候,中非之间的双边贸易应该达到1000亿美元的高度,这是很鼓舞人心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不到四年的时候又要翻一倍。

  薄熙来:由500亿翻到1000亿也就是翻一番了。但是从100亿到1000亿,也就是从2000年到2010年就实现了,仅仅用了十年,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不多见的。

  主持人:在过去这五年当中,中非这种经贸合作有什么特点吗?

  薄熙来:我觉得这些年,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非洲的国家也很重视,你们看到高访非常频繁,实际上这些年在援助上,工程承包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前些时候,大概一些朋友能够注意到,阿尔及利亚有一个东西大通道,高速公路能够贯穿北非,这个高速公路被中国的公司拿到了。

  主持人:拿标了。

  薄熙来:一条公路我们拿到的标书就是62亿5000万美金。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前夕,尼日利亚的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又超过了80亿美元,所以应 该说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而且这些年,如果说这5年算起来,我们公路就干了6000多公里。铁路,新修的、改造的,差不多3500多 公里,而且还搞了七个电站,装机容量也超过了350万千瓦。所以这些应该说是过去所不多见的,过去我们只是单纯的援助,搞一些市政建设,搞一些办公楼,这 一次确实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工程承包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刚才提到的是最新的一个数字,那么下边一个数字是两三年前的一个数字。我们来看看。100亿人民币,这100亿是指什么,薄部长。

  薄熙来:刚才,你实际上已经向大家再一次介绍了胡主席对外打出的八项重要经贸举措。实际上这八项重要的经贸举措,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都 是高度关切,非常慎重。而且对这次中非合作论坛采取了非常务实的办法,就是你把非洲的朋友请来,不是大家开个会,发个宣言,热闹一下就完了,一定要实实在 在,这也是中国人的作风。

  主持人:真东西。

  薄熙来:而且中国从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提倡一种风格,就是中国人说话算数,打出这八项我们必须得兑现。这100亿,我们曾经在两年前免除的非洲国家到期的无息援助的,无息贷款的那一部分的资金,当时是免了109亿人民币。

  主持人:还有9啊。

  薄熙来:这次实际上胡主席宣布的也非常清楚,就是说,要免除所有与我们有外交关系的,这些非洲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止05年底的所有 的无息贷款的债务。这里边有几个概念,应该说免除的对象是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而且与中国有外交关系,免除的时限是05年底,免除资金的内容是无息贷 款。所以,我们过去免了109亿,这次我们再准备计算一下,把截止05年底的免除一下。

  主持人:像免除这样的债务,对非洲穷国意味着什么,能起多大作用呢?

  薄熙来:我觉得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因为,这些非洲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发展经济难度是很大的,这些债务压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很难有所发展,所以这次很多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的慷慨之举表示内心的感谢。

  主持人:不过薄部长,说实话,而且我听到一些别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真的是来自于老百姓的,我们国家现在应该说也不是很富裕,正在发展过程当中,而且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包括我们有一些贫困人口,我们是不是太大方了。

  薄熙来:实际上,我觉得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是很会过日子的,给中国的老百姓考虑了很多,安排得也很细致,但是对于非洲国家,我觉得拿出八项 举措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是双向互惠的。刚才我提到这几年中国对非洲有重大的工程承包项目,实际上这些很大的项目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对于拉动我们的机械设备的出口、技术的转让,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中国正在发展,他不可能关着门自己在家里发展,他要走出去,走出去需要有朋友, 需要有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的伙伴,非洲是非常有潜力的。这些年我们很多合作项目,有赖于非洲方面的支持。再有,你比如说我们从非洲方面进口了大量的产品, 这些产品对于改善中国的民生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我记得,你比如说那时候咱们文革期间,一家一户买油都是定量供应的,而且一般都是花生油,如果买香油,那在 家里是待客的好东西。那么我们现在从非洲进口了大量的芝麻,而且一吨芝麻还不到900美元,你想想这个价格是非常合理的,对于改善中国的民生是非常有帮助 的。所以这个贸易关系、经济关系是非常互利的。

  薄熙来:再有,我们不能忘记老朋友。实际上非洲大陆对中国各个方面的支持非常真心实意的。1971年,当时26届联大,中国恢复我们的合法席 位,毛主席老人家曾经讲“是非洲的朋友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当时23个提案国里面有10个是来自非洲国家。所以,非洲我觉得对中国那感情是真挚的,我们 也不能够忘记这些老朋友。而事实上我们对非洲的援助,也拉动了我们在其他各个方面的合作,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主持人:我们第二题板实际上是两个数字,三年,一倍,三年是一个时间概念,一倍是指增长一倍。薄部长,这个数字背后是什么样的含义?

  薄熙来:这是你刚才跟大家介绍的,胡主席已经明确地讲我们对非的援助额在今后三年要增加一倍。

  主持人:也就是说,不光把以前的债务免除,还要增大援助额。

  薄熙来:对,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必要的,就是刚才咱们讨论的这个话题,实际上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是双向的,是互利的,我们对于非洲是有帮助 的,这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应该尽到这种国际责任。而且从道义上来讲,大家都记得毛主席在多少年前就讲,如果中国今后比较富裕了,强大了,应该为人 类做出重大的贡献。而非洲现在全球来看是最困难的一个大陆,经济发展有诸多障碍。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给他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者,我们现在在非洲做出 的举动,和世界的平均水平来说绝对不过分,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做出这些努力并不容易,我们是尽其所能。但是呢,考虑到方方面面的 因素,又是量力而行的。

  主持人:薄部长,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您多次提到,中央领导对这八项措施非常关心和重视,而且吴仪副总理还亲自协调了很多具体问题,我们在三年要扩大一倍的援助额,像增加这些援助额主要是在哪些领域呢?

  薄熙来:我们国家援助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我觉得我们采取的援助方式更具体,更实际,更有针对性。你比如说,我们援助首先是集中于这些 受援国家他们提出的急待 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市政建设方面的事情,很多非洲国家确实城市建设包括首都建设,在市政方面欠帐比较多,污水处理还有供水设施都很不齐备,首都的中 心道路也比较残缺不全,就希望中国在这些方面给予帮助,这恰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应该说,我们的建筑工程队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价格是合理的,或者说是比 较低廉的,而且建设速度也比较快。大家看看中国城市这几年的变化就知道,我们实际上已经培育出一批很有能力的工程建设队伍可以承包这些工程,可以通过援助 的方式帮助他们改善城市的面貌,同时他们也急需一些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或者政府的办公楼、议会大厦,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医疗设 施的建设,因为在非洲,疾病对于他们的困扰很严重。

  主持人:没错,而且我特别注意到在这次论坛当中,商务部特别搞了一次抗疟展览,就针对疟疾的,我们会具体到这种程度吗?

  薄熙来:其实你提到抗疟疾,在咱们中国人来看,因为疟疾早就消灭了,所以大家觉得为什么我们用这么大的精力来搞这些方面的工作,其实在非洲大 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非洲大陆现在是86000万人,总算起来,有过疟疾病史的45000万人和正在发病的,每年非洲因为疟疾大概要死亡300万人,因为 艾滋病要死亡240万人,他这个死亡率比艾滋病还大,所以疟疾这个问题对于整个非洲大陆民生也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好,严重地影响。所以有资料曾经测算 过,大概非洲大陆GDP每年因为疟疾的发病降低1.3个百分点,所以这次我们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帮助非洲治理疟疾。正好中国有青蒿素,这个青蒿素是对症下 药,大概我们这次打出的青蒿素总量,今后三年可以为非洲2000多万人治疗疟疾,而且我们还准备再拿出三个亿帮助他们搞30个抗疟疾的中心,我觉得这对于 非洲来说是雪里送炭的事情。

  主持人:我也看到过一些西方的报道,其实从绝对援助额来讲,可能一些西方大国家不比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额少,但是好像没有这么多的感情回报,为什么?

  薄熙来: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也引起我们的思考。我随领导同志到非洲去的时候,你比如说坦桑尼亚,在招待我们的时候,他们唱的歌还是《大海航 行靠舵手》,还是《北京的金山上》,并且还不是用光盘,就是乐队,几十年下来一茬一茬作为保留曲目,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真挚感情。还有你比如说当时咱们的 舞蹈队——东方歌舞团,那个时候就是周总理提倡要搞一个东方歌舞团,专门面向亚非拉的兄弟们,这些形式在非洲是印象深刻。那么大家最清楚的就是坦赞铁路, 温总理访问的时候还专门去了,看到很多牺牲、长眠在非洲大陆的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很多同志都落泪了。而他们的这种奋斗,7000人干了六年,不仅修成了铁 路,也感动了非洲人,因为非洲人感觉到,中国人真是埋头苦干,泥一把水一把,自己都没有那么好的铁路,能够跑到非洲大陆,在那么穷的情况下,帮助非洲建设 了坦赞铁路。那是70年代的事情,1970年开干,1975年完工,用了六年的时间。所以,我们的老一辈在援非方面有一个好传统,也打了一个中非感情的好 底子。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对非洲的援助是一个历史的继续。

  主持人:我们来看第三个数字,同样是两个数字在一块题板上,0、440,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薄熙来:这是你讲到的零关税的问题。

  主持人:是零关税吗?

  薄熙来:实际上我们已经给非洲国家,包括重债穷国、最不发达国家,列出了190种税目是作为零关税进口到中国的。

  主持人:给解释一下零关税的意思。

  薄熙来:那么这一次我们商务部和财政部有关的部门商量,要为非洲的朋友多做一些好事,多进口一些他们的商品。国家税务总局最后确立了一个440种零关税进口非洲产品的一个决策。

  主持人:增加了一倍多。

  薄熙来:增加了一倍多,但是真正要实现这种进口,他还有一个过程。因为并不是说开出的440多种零关税的产品,非洲都有能力向中国出口,这得 有一个过程。实际上过去190种零关税这个范围对非洲的帮助很大,但是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受益就多。你比如说最明显的就是埃塞俄比亚这些国家产芝 麻。

  薄熙来:他这个过去一年我们进口的芝麻数量就增加了三倍,这样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困难。

  主持人:这是不是说我们日常百姓吃的香油有很多是非洲芝麻产出来的。

  薄熙来:我看有一部分吧,但多数还是中国。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从非洲的进口也只能是拾遗补缺,对中国的农产品市 场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冲击,而且我认为我们中国要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也要适当地进口国外价格合理的一些产品,都靠我们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来 种植、来打粮食、来打一些作物,我觉得市场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

  主持人:好,我们来看第四个数字,50亿美元,这50亿美元是指什么呢?

  薄熙来:这次实际上胡主席打出的概念有两类,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准备今后三年给非洲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优惠的出口买方信贷。

  主持人:这是一个50亿。

  薄熙来:这是一个50亿,这是优惠贷款。他这个概念是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来开展他们的业务,特别是承包业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 电站、桥梁、道路这些方面的建设。还有一个50亿美元,是中非发展合作基金。这个基金是由金融部门来运作,而且设立这个基金是支持我们的企业到非洲去进行 投资,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方面的投资。也就是说后50亿美元,是帮助我们一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资本金不足,由基金经过评估,注入一定的资金,然后支持 这些企业比较便利地进入他们的投资场所,那么今后企业能赚钱了,这个基金还可以把他们已经投入的资金,由那些企业把这个股份给买走,或者也可以在大家商定 的情况下,把基金持有的股份转让给第三方,这样基金就可以滚动地向前发展。

  主持人:它是一个市场运作的基金。

  薄熙来:对,是市场运作的。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头一个50亿美元是优惠,是由我们财政支持的,这个资金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去建设一些大 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他的时间都比较长,还款需要有一个跨度。那么后一个50亿美元,实际上是支持工业投资,这些方面比较 多。

  主持人:应该说中国人到非洲大陆去投资,应该说还是一块相对陌生的土地,而且我们也知道非洲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并不好,而且有的地方可能还不够稳定,所以像这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去非洲投资,我们商务部有什么支持吗,或者政府有什么相关措施吗?

  00:38:57:00

  薄熙来:实际上中国政府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一视同仁的,都是支持他们走出去的。这些年,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越来越多,而且民营企业 在很多市场开展业务是非常活跃的,处理事情也比较灵活。当然,我们支持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我想强调一点,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要非常透明,而且要非常地廉 洁,要防止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都是公开招标、严格程序、市场化运作,对于国有企业也好,对于民营企业也好,都是如此。而且这么多的资金,我们支 持企业到非洲去开展工作,我们还特别要求,这些企业要为当地的政府、当地的社会、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要为非洲人民带来实惠,多开展一些 公益事业。你比如说像中石油这些企业,一边搞经济合作,一边给当地建学校,办医院,搞一些公益事业。还有很多企业到了非洲以后,积极地招收当地的职工,解 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而且这些企业经营好了之后,为当地的企业增加税收。所以在当地的业务开展,一方面要遵纪守法,另外一方面为当地政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 益。同时还要学雷锋,办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学校、医院,在我们企业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应该多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现在中国企业在非洲受欢迎吗?

  薄熙来:总的来说是受欢迎的,如果不是如此,中国企业对于非洲的经济贸易合作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但是,也确有某些企 业在非洲开展业务的时候是有毛病的,或者说相互之间也有虚假竞争、恶性竞争这些情况,也有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规范的。而且胡主 席、温总理多次强调,要为非洲的朋友们多办一些实事,多办一些好事。

  主持人:现在在非洲地区,中国什么样类型的企业比较成功?

  薄熙来:我觉得中国企业一方面是工程承包建筑类的公司,现在确实是打出威风来了,修高速公路、建大桥,或者说建电站、水电站、火电站,这都是咱们的拿手好戏,很有竞争力,而且工程建设得也很快,所以非洲国家遇到这些项目都愿意找中国公司。

  主持人:首先想到中国企业。

  薄熙来:愿意找中国企业,包括搞一些土木工程建设、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机场、码头,这都是咱们的长项。另一方面呢,就是咱们搞农业技术的开 发。比如说咱们搞了23个农场了,因为咱们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这方面做得也比较成功。但是工业项目的投资,其实有成也有败。特别是过去我们搞这些工业项目 的时候,因为他还有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建成的时候挺好,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几年,我们的工业投资和当地的管理概念也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工业 上要取得成功,确实还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主持人:现在中国企业到非洲地区投资的积极性怎么样呢?

  薄熙来:这几年是越来越高。实际上我的印象,中国企业总的来说还喜欢在中国的本土上,所以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总是特别强调吸引外资, 其实中国走出去对外投资和我们吸引来的外资是不成比例的。过去曾经是一比十的关系。现在“走出去”多一些也是一比六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引进六成,走出去 一成,也就是大概是六比一的关系,走出去还是一个属于初期的阶段。

 主持人:好,最后一块题板,非常小的数字,3和5。3是指时间,5是指个数,薄部长为我们解读一下。

  薄熙来:这是什么意思?

  主持人:提示一下,3是一个时间概念,5是一个个数概念,数字,个数。

  薄熙来:对对对,你这个题,就是在今后三年之后,建设3到5个经济贸易的合作区。对,这是一个大事。

  薄熙来:实际上这个工程呢,我们是比较早地开始酝酿,比较早地开始启动这项工作。这次在中非合作论坛上,非洲国家对胡主席打出的这条举措反响非常强烈,我们说今后三年搞3到5个,实际上据我了解,至少有10个非洲国家都想让中国在他们那儿搞经济贸易合作。

  主持人:也就是说他们要求的数字远远超过我们预定的数字。

  薄熙来:积极性非常高。

  主持人:为什么呢?

  薄熙来:因为非洲国家,他也是考虑跟中国发展经贸合作关系,不止是卖货的问题,出口的问题,他也是从长计议,希望增加他自己本国的生产竞争能 力,从根本上来改善他的经济水平。所以他就觉得中国现在很多产业方面已经是世界生产第一个大国,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不仅是服装、纺织、鞋类了。因 此,他觉得中国的生产技术适合于非洲,跟他们相比来说比较接近,比到欧美去寻找技术投资来的更接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到他那儿 去搞工业园区,然后进行生产,然后以那些国家为基地,不仅在当地的市场销售,还可以面向地中海,面向欧洲去开展出口,而且他们对地中海对欧洲的出口方面, 还经常享受一些零关税的出口的待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也确实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中国现在生产能力是比较旺盛的,如果我们现 在到非洲去开展生产,其实现在是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的。如果我们现在把一些成熟的技术转让给非洲,让他们也能够生产,这是友谊的合作的一种新的方式。

  主持人:在我们常规的印象当中,好像经济贸易合作区,一般是两国交界的地方,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在遥远非洲大陆建这样的经济贸易合作区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吗?

  薄熙来:这个是过去我们较少尝试的一个事情。当然过去也有一些例子,等于是这个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一个雏形。比如说,像海尔在巴基斯坦搞的工业 园是比较成功的。另外我们在越南铃中搞了一个开发区也是比较成功的。那么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这样的高度,而非洲国家又迫切地希望发展自己的产业,所以实际 上欢迎中国企业在那儿开办经济贸易合作区是非洲国家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就仿佛当年我们建开发区欢迎外国企业来,他现在就希望中国企业过去。只不过这个建 设开发区,现在需要借助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技术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在他那儿建开发区,这对他来说是更直接的方式。

  主持人:刚才我们用一系列的数字实际上反映的是中非经贸合作一种良好的态势,当然我们听到这个掌声的同时实际上也有杂音。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些 西方的报道,中国跟非洲的经贸合作的不断的深入,实际上是看中人家的石油,看中人家的能源,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新殖民主义”,对这种声音有什么反映?

  薄熙来:我觉得我们对这种看法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首先中非之间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是受到非洲国家强烈的欢迎的,所以我们到非洲去做的事情, 都是尊重非洲的意愿,而且是应他们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比如说我们对非洲建医院也好,建学校也好,建体育场也好,搞这些项目是援外的事,是无私的。还有一 些项目是工程承包,那也是我们参加公开的国际招投标的过程来拿到的标书,这完全是公开的、公平的、透明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国可以参加投标,你欧洲的国家都 可以参加投标,谁的标书更符合非洲的口味,那么谁就可以中标,所以这是公平竞争结果,不存在我们什么新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是完全挂不上钩的。我曾经听到 一些非洲领导人有这样的评说,过去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从非洲拿走资源,那都是低廉的价,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包括进入非洲,实际上 使我们非洲的很多资源的价格升值了,只有现在中国的参与才使我们非洲的资源体现了它应有的价值。

  主持人:也就是说,非洲朋友实际上对这种声音也是否认的。

  薄熙来:否认的,你比如说就拿石油来说,过去不到20美元一桶,现在50、60美元一桶,那么由于中国的参与使非洲有限的资源体现了它应有的 价值,这对非洲经济发展,应该说从本质上讲还是一个支持。而且我们现在从非洲采购一些资源类的产品,完全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法则来办,中国人可以去这么办, 欧美的人同样也可以这么办,日本人同样这么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非洲是觉得跟谁做买卖合适就跟谁做,我们中国跟他达成了更多的合作项目,当然非洲觉得这 是满意的,也符合他们的心愿跟要求。再者,在这种平等互利的合作之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很多援助。所以我觉得讲新殖民主义这是没有道理的。温总理曾 经在非洲讲过一句话,说殖民主义这个帽子扣不到中国的头上,其实如果要讲历史,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现在的发达国家,有一些羞于启齿的历史过程和记 录。而中国说实在的,在历史上,一直是受欺负的,是受压抑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和非洲是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语言,也走过共同的道路,所以有共同的感受。非 洲凡是比较客观的人对中国没有这种意见,其实是有一些人别有用心,在挑拨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但是你看这次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一块到中国来,就体现了非洲 国家对中国的一种友好的期待。穆巴拉克总统甚至讲,就是在非洲开这样的论坛,一般也只能来20个国家的领导人,没想到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一块来,说明什 么?说明我们的感情是好的。

  主持人:所以胡锦涛主席用九个字概括,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薄熙来:是这样,这九个字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大家都是认同的。

  主持人:好,谢谢部长,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Start buying more RMB!

The Shanghai-based Dongfang Daily recently reported that "MOFCOM allowed the RMB to rise 4%". The MOFCOM called this report "purely speculation and totally against the facts". Two issues:
1. Is the MOFCOM responsible for exchange rate? If yes, when?
2. Is the under-valuation of RMB a subsidy under WTO? See the interesting discussion here.

Monday 15 January 2007

Economist: The problem with Made in China

China is becoming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The reasons? Rising Costs, Diversification, Insufficient IPR Protection.

Saturday 13 January 2007

China's First Report on Trade in Services

China has recently released its first report on Trade in Services. Reliable data on services has been traditionally very difficult to obtain due to a host of reasons. Indeed, sometimes the services data is referred to as "guestimates" rather than "estimates".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Macau is the fifth largest exporter of services to China. What is the main services industry in Macau?

Monday 8 January 2007

(When) will China's export growth slow down?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calculation on whether China's phenomenal growth could sustain. I wonder whether the observations in this artic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otal trade volume of all sectors, would apply to each individual sector as well. In my view, the same probably would not hold true for the textile and clothing sector, as they were originally subject to quotas under the ATC. One may argue, however, that they have reached their full export potential in 2005 as the ATC expired that year. If that's the case, the Special Textile Safeguard in China's Accession Protocol would not be that damaging.

TRIPS issues for my next Hainan TRIP

Here is another piece of evidence of the rampant violations of TRIPS in China. I wonder why I didn't see it when I was in Sanya two years ago?

Saturday 6 January 2007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TO

Today I presented my paper on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TO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This is the Conclusions part of my article: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it has taken China fifteen years to be finally admitted into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s represented by the WTO. Suc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alitie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legal terms embodied in China’s final accession package. Generally speaking, during its accession, China has made much deeper and broader commitments than most other WTO Members,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y Members. A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strong resilience, however, the high level of market access commitments in both trade in goods and trade in services would not have as deep an effect on the economy as people might have thought. Instead, the biggest challenge lies in the rules area, especially those discriminatory terms which almost downgrade China to a second-class Member in the WTO. Such terms, if used rather liberally, could severely affect China’s trade interests, especially export expansion capacities in foreign markets and cause great distortion to the world market. Moreover, it such terms are also imposed on other potential Members seeking accession, there would be an im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the older and newer Members.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Chin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ggressive in protecting its own trade interests since its accession. This trade strategy is reflected in the actions it has taken at three levels: at the domestic level, China has revised its trad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for more trade remedies tools for its firms; at the bilateral and regional level, China has been actively pursuing FTA negotiations with many of its trade partners; at the multilateral level, until very recently, China has not been very active in either WTO negotiations or dispute settlement. With better self-assessment of its own trade interests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system, however, we would soon start to see China become active in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as well.

Friday 5 January 2007

Review Body on Bid Challenges

I have recently been appointed as a Member of the Review Body on Bid Challenges (under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Established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n late 1998, the Review Body is a dedicated, independent and impartial body set up under Article XX of the WTO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GPA) whereby suppliers may challenge against alleged breaches of the GPA by procuring entities in relation to relevant procurements.

The terms of reference of the Review Body on Bid Challenges are:
(a) To receive from suppliers challenges made in respect of alleged breach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by procuring entities arising in the context of relevant procurements in which they have, or have had, an interest;
(b) To conduct inquiries in respect of challenges made by suppliers in accordance with (a) above; and
(c) To make determin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Operation of the Review Body on Bid Challenges.

The following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Entities are subject to the GPA if their contracts of procurements exceed the values specified:

1. All Government bureaux and departments

For contracts above the value of -
130,000 SDR for procurement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5,000,000 SDR for construction services


2. Non-Government public bodies including the Housing Authority and Housing Department, the Hospital Authority, the Airport Authority, the 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 Limited and the 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

For contracts above the value of -
400,000 SDR for procurement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5,000,000 SDR for construction service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 i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unit set up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Governments belonging to the IMF are permitted to draw upon it for gold or foreign currencies to settle their international payments. The current Hong Kong dollar equivalent to 1 SDR is about HK$11.52725).

Thursday 4 January 2007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I have recently been appointed as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I am the first and currently the only member on the committe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ILA) is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most distinguished learned societ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Founded in Brussels in 1873, ILA engages primarily in the study, cla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LA is now headquartered in London and has about 50 regional branches around the world. Its membership, at present about 3,700, includes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are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law, ranging from legal professionals in private practice, academia, government and the judiciary, to non-lawyers from commercial, industrial and financial sectors. The work of ILA through its committees and conference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law.